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答记者问
6月12日晚,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媒体见面会举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政策法规司司长何建中、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以及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马志武出席媒体见面会,徐祖远就“十一五”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成就、“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船型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据我们所知,“十一五”期间内河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长江黄金水道作为内河航运的主要干线,在“十一五”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徐祖远:“十一五”期间,在领导的关怀下、社会的关注下,长江黄金水道注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成就来看:
一是航道变深变宽变长了。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支流航道建设全面加快。5年来,长江干线航道完成投资132亿元(含长江口),是“十五”期的3倍多,完成了16项航道整治工程,上游航道通过能力提高8倍,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提高50%—100%。支流上,建成了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苏申外港线、樟树至南昌航道整治,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湘江株洲航电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了引江济汉通航工程、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工程。
二是港口变大变强了。港口建设全面提速,结构功能显著改善,水运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5亿吨,“十一五”期年均增速达13.5%,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吞吐量13.8亿吨,完成外贸吞吐量1.69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08万teu,增速分别达到15%、16%和24%。
三是船舶变新变好了。全面完成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全线完成挂桨机船拆解、改造,4万多艘挂桨机船实现永久性禁航,京杭运河航道和船闸通过能力大幅提高。同时,落实10亿元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中央引导资金,启动《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十一五”初的600吨提高到850吨。
此外,沿江各省市不断加大资金政策的引导扶持力度,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货运船舶平均吨位明显增加,如重庆市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2005年的870吨增加到2010年1700吨,居全国内河第一。
四是安全形势更加稳定。2010年,长江航运发生等级以上事故22件、沉船19艘、死亡28人、直接经济损失157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8%、32.1%、34.9%、58.3%,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五是管理更加规范,系统服务能力更加优质。5年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港口规划管理办法》、《航道建设管理规定》、《港口建设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港口、航道和水路运输管理方面的地方法规多件,江西、湖北等省市出台了有关岸线、港口管理办法等规章,确保了长江水运发展更加科学规范,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记者:请问过去几年,长江水运发展对沿江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请您作一个总体的评价。
徐祖远:长江水运完成了沿江地区85%以上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沿江全社会货运量的20%和货运周转量的60%。2010年,长江水运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1200亿元,间接贡献超过2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200多万人,带动间接就业1000万人以上,长江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长江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路交通大通道,长江水运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长江流域人口众多、产业密集、大中城市密布,集聚了我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全国500强企业有近200家在长江沿线,沿江省市汽车和化工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46%,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总量最大、实力最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
记者:“十一五“期间,长江等水运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十二五”期间,长江水运发展一定会再上台阶,请问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徐祖远:第一次水运协调会议时,我们总结了阻碍长江航运发展的几大因素,这些是航道、港口、通过能力、安全保障、信息化、船舶的非标、投入不足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取了很大的成绩。
在“十二五”时期,长江航运的发展要更上一层,目标可以概括为“再上三个台阶,建成一个体系”。再上三个台阶:一是长江高等级航道建设上一个台阶,干线航道提前5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力争开通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支流航道有条件的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二是长江港口规模化建设上一个台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重庆长江上游、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三是长江船舶标准化建设上一个台阶,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600吨。一个体系是基本建成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长江水运体系。
记者:目前长江水运的发展又面临了哪些制约因素?准备如何破解难题呢?
徐祖远:总体看来,要实现上面说的这些目标,整体规划必须系统化,投入必须得到保证,法规、标准必须完善健全。同时,以市场为主导,发挥企业积极性、主动性,政府引导支持来进行航运系统建设。
为此,一是要加大投入。“十二五”期国家用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资金不低于360亿元(含长江口建设投资),将主要用于长江干线航道、重要支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中西部地区公用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坚持“两个倾斜”(即向公益性强的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中西部倾斜)政策,进一步提高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中西部内河港口建设的补贴标准。“十二五”国家还将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用于引导内河船型标准化,其中重点也将用在长江水系。“十二五”期中央用于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将达450亿元,全社会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二是要抓好重点,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推进方案》确定的88个重点项目。三是全面提升,重点推进带动全面提升的原则,通过加快长江干线航道建设,促进“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建设,通过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促进全国航道网的建设,以干线的发展带动长江水运的发展,以长江水运的发展带动全国内河水运的发展。这样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可以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到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将达到30亿吨以上,建成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长江等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吨。从而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全国内河发展战略目标。
记者:您刚才的回答中提到,“十二五”期将进一步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那么加大船型标准化的推进力度目的何在?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
徐祖远:内河船型标准化是充分发挥内河水运通道能力、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有利于优化运力结构,提升通道能力,促进节能减排。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十五”期开始,京杭运河开展了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中央和地方通过10亿元的财政补贴资金,引导淘汰了京杭运河上4万余艘挂桨机船和水泥质船,极大地改善了10万余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安全生产、降低环境污染、推动沿江造船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推进船型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一是落实经济鼓励政策。交通运输部负责协调落实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用好10亿元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中央引导资金,加强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各省市也应及时落实配套资金,有条件的省市除经济鼓励政策外,进一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推进船型标准化的相关政策,将尽快发布实施,进一步使用好“十二五”期50亿元内河船型标准化引导资金。
二是从法规、政策、标准上实行标准化,强化监管措施。部省市有关航务、海事、航道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抓好落实工作。2012年底前完成三峡船闸的小吨位船舶拆解,三峡库区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和老旧客船拆解以及非老旧客船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加装工作。2013年底前完成长江干线老旧单壳油船和单壳化学品船拆解,其他老旧运输船舶力争逐步予以拆解。
三是加强示范引导。争取得到广大船东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配合。
记者:此次会议是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第三次会议,请问,我们将如何进一步发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机制作用?
徐祖远:2006年以来,在有关部委和沿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部与七省二市联合成立了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了两次领导小组会议,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完成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对沿江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研究》等重大专题研究,加强了长江水运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有效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强了合力,提升了长江黄金水道的地位和作用,有力推进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更好地发挥机制作用:
一是在领导小组层面上,加强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政策措施的研究,加大长江水运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部省(市)之间和省(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如上个月,我部分别与水利部、铁道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将在规划协调、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联合治理非法采砂、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铁水联运、推进航道法立法进程等方面加强合作。
二是要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长江水运发展关键问题的调研,加大重点项目督查力度,通过召开专题会、办公室会等形式,协调解决长江水运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要集中精力抓好《“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