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首页 >> 会员单位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辽宁六市政协“深度解读”海洋经济

时间:2011-05-30 点击:

提出实施沿海经济带战略需首先做好规划统筹

“在方兴未艾的‘海洋经济’中,更需要保持踏实、客观和理性,避免冒进冲动,走出科学开发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路。”“观念的更新和规划的调整势在必行。要高度重视蓝色经济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高起点科学制定、完善和调整相应的规划。”“不仅要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环保测评,还要改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实现招商项目有序错位引进,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各类集群生态产业链。”近日举行的2011辽宁沿海经济带政协论坛变“坐着开”为“走着开”,参加论坛的六市政协相关人员走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比先进,查找问题,通过“边走边看边议”,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辽宁沿海经济带政协论坛已成功举办3届。为什么选择蓝色经济作为本届论坛主题?承办方锦州市政协主席李玉霞告诉记者:“国家‘十二五’规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任务之一是努力实现经济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发展海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山东蓝色经济区理念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颇有相似之处,两省共享渤海,理应共享经验,互为助力。”为使论坛别开生面务求实效,论坛重新设计载体,变“坐着开”为“走着开”,先后考察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烟台、威海、日照、青岛4个重点城市,不仅深入港口园区航运中心实地考察,还邀请海洋专家进行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度解读。

记者发现,做好海的文章,是本届论坛最集中的话题。论坛各方一致认为,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是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根本保证。辽宁沿海经济带虽然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但域内各城市地域分散,腹地重合,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仍是各自为战,没有很好地发挥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应借鉴山东的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动海陆统筹,实现联动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迅速掀起开发开放热潮的同时,污染风险和环境隐患也悄然而至。一些地区出现了围填海规模增长过快、海岸和近岸海域资源利用粗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降低等问题。

“沿海争上重化工,令各地对于围填海工程热情高涨。从环境承载力方面来看,由于受围填海工程及临海工业发展的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会人士深表担忧。

论坛建议,要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为前提,以科学用海、适度用海、阶段用海为基本准则,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功能顺序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行,防止随意和无度。

据悉,本届论坛的建言将汇总并报送辽宁省委、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