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2月12日在武汉召开的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要加快发展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航运的重要讲话。长江航道局迅速展开传达学习,并提出了加快航道整治步伐,建设畅通、高效航道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长江航道维护管理、基础建设等重点措施。
长江航道局局长熊学斌说,长江航道作为全国内河航道的领军者,要为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发展作出示范,为平安航运、绿色航运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升级、维护标准的提高、维护方式的转型,长江航道维护管理的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维护管理模式和手段,实现从被动矫正型向主动预防型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型的转变。
为此,长江航道局提出了“三个提高、两个加强”的工作思路。“三个提高”即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通航保障能力。“两个加强”即加强航道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管理政策和基础理论研究。
——提高航道通过能力:重点是在确保航道畅通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提高航道维护标准,延伸海轮航道的通航里程和通航时段,加强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维护管理。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大南浏段数字航道及电子航道图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大航道信息发布密度,创新航道信息发布方式,继续推进航路改革,加强与港航企业的沟通联系;增加局外网的社会服务功能,反映全国内河航道发展概况。
——提高通航保障能力:以枯水期、三峡175米蓄水期航道维护为重点,做好全年全河段航道维护管理工作,做好特殊水文条件、特殊自然灾害及重大水上安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通航保障工作,确保干线航道畅通安全。
——加强航道行政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充实力量后的航道行政管理处(行政执法大队)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强化对“超吃水”船舶和非法采砂的治理,加强对临跨河通航建筑物的审查审批,全面提高航道行政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政策和基础理论研究:长江航道作为全国内河航道的龙头老大,必须要在有关内河航道的政策层面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替全国内河航道“发声”。长江航道不仅要在航道维护管理工作方面能够引领潮流、代表方向,而且要积极参与、大力推进相关内河航道政策研究,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增强内河航道维护管理的法律基础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长江航道整治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快进度和扩大规模。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了《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长江航道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和资金保障渠道,并在计划投资7.1亿元的基础上,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9.84亿元,全年投资达17亿元,长江航道整治建设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展。
下一步将调整建设思路,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工作水平,全面适应长江航道大规模集中建设的需要。具体举措是“三个转变、四个加强”。
转变前期工作模式。一是积极探索bt模式,即前期工作经费由承担前期工作项目的研究单位垫资,待工可得到批复、项目经费到位后,相关利息和其他费用由项目前期经费解决;二是充分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在考虑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前期研究力量的基础上,增加社会科研机构开展前期工作的力度。通过上述措施,使前期工作呈现多点开花、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力争每年保有40亿元的储备项目,力争每年落实建设投资超过20亿元。
转变外协工作方法。目前长江航道前期外协工作主要由总局规划部门负责,施工期的外协工作由指挥部和施工单位负责,各区域航道局与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良好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和充分利用。下一步,将建立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外协工作责任制。具体来说就是前期外协工作由总局规划部门为主,项目所在区域航道局为辅,明确职责,分头推进;施工期外协工作由指挥部牵头,区域航道局根据指挥部要求负责与有关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相关工作经费在项目建设费用中解决。
转变工作激励机制。一是从2010年起,各区域航道局的项目建设责任将进一步予以明确,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与年度考核奖惩挂钩;二是完善对规划基建工作的激励机制,根据相关部门争取到的国家投资额度给予一定的奖励。
加强施工装备建设。将根据长江航道系统治理和维护管理的需要,适度超前,制订长江航道船舶发展规划,并利用目前大规模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向部争取造船投资,力争早日启动130亿元装备建设投资计划;在整治工程项目中争取列入用于航道整治工程的专业船舶和设备;各工程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船舶现状和施工需要,有区别、有侧重地自筹资金建造和购置当前急需的施工船舶,并加大老旧船舶改造力度。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引进必要的人才后,将实施工程项目制管理,确保每个工程都有适量的专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实施工程全过程管理。将充分发挥救助打捞局的水下检测能力,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在年度进人计划中统筹考虑和招录一批建设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建设单位和部门的人员力量;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可采取社会化招聘的方式,适当引进紧缺人才,相关待遇适当从优;同时,总局和各局属单位将加大内部挖潜力度,重点鼓励干部职工考取获得建设类资质证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航道规划研究院建设发展的力度。加快航道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