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仪式在西人工岛举行,标志着历经四年34次的“深海之吻”,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海底沉管隧道全线贯通。中国交建副书记、副总裁陈云出席了贯通仪式。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贯通,不仅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也意味着今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的最关键一道难关被攻克。届时,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3小时缩减为30分钟,粤港澳三地将紧密连接在一起。
陈云在致辞中表示,岛隧工程已全面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施工任务更加艰巨紧迫,中国交建建设者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保持高昂的战斗激情和良好状态,绝不耽误一分一秒,又好又快地推进各项工作,全力实现大桥最终建设目标,为迎接十九大再创佳绩,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林鸣介绍,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由桥、岛、隧和粤港澳连接线组成,是当今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因海面航道通航需要,以及受空中航路限高影响,大桥穿越伶仃洋主航道部分采用了海底沉管隧道结构。海底隧道长6.7公里,最深处超过45米,由33节巨型沉管和重达6000吨的“最终接头”连接而成,每一节标准沉管长180米,重达8万吨。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是迄今世界长度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工程。
岛隧工程建设的成就获得了世界赞誉。世界著名沉管隧道专家、荷兰tec执行总裁汉斯先生指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超越了任何以前的沉管隧道技术极限。因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实现,中国从一个沉管隧道技术的小国成为国际隧道行业沉管隧道技术的领军国家之一。”
2010年12月,中国交建建设者开启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序幕。在长达7年的伶仃洋外海施工中,建设团队持续攻坚创新,开发和制造国际领先的成套装备和控制系统,形成外海沉管安装核心技术体系,先后攻克深水深槽、强回淤、大径流等系列世界难题,创下了诸多工程奇迹:2011年12月7日,120个钢圆筒打设完成,221天建成了两个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2013年5月2日首节沉管历经96个小时鏖战安装成功;2015年12月,第24节沉管顺利安装成功,创造了一年安装10节的“中国速度”;2017年5月2日最终接头完成,沉管隧道滴水不漏,铸就了超级工程的建设奇迹。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抗拒8级地震和12级台风,并具备防撞、防锚、防火、防水、防爆等功能。目前,岛隧工程建设已全面转入管内装修和岛上主体建筑施工阶段,力争今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港珠澳大桥贯通后,将成为连通粤港澳大湾区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通道,将进一步加强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对接,增进珠江两岸的紧密联系,形成资源互补,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党委工作部任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