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聚焦 >>  行业资讯

中国疏浚行业年终盘点之“政策篇”:回顾2018关键词,解读行业发展趋势

时间:2018-12-27 点击: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疏浚行业的转型升级关键之年——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新进程推动行业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疏浚市场需求的深度调整,催生中国疏浚高质量供给能力的孕育……

这一年里,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严控围填海工程的审批;另一方面,全面打响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展河湖、水系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此外,还大力支持、鼓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与行业息息相关的政策发布,对中国疏浚行业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

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2018年与中国疏浚行业关系重大的政策法规,从中解读趋势,希望能为行业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据新华社报道,4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总体上看,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中国疏浚作为河湖治理的主力军,与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密不可分。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中国疏浚行业应该如何发挥自身能力,为长江大保护的发展做出贡献?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志广在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江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考虑,中国疏浚大有可为。例如针对三峡水库等大型水库普遍存在的淤积率高的问题,对大库库围的泥沙进行疏浚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水库有效扩容,同时可以把这些砂石资源变成建筑沙源;此外,随着整个长江中下游砂石情况的变化,疏浚作业也会从大规模向精细化转变,例如在闸口附近淤积河段作业面比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疏浚效率并尽可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这些方向都有待行业去探索前进。

碧水保卫战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5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年6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其中要求“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明确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

中国疏浚行业发端于河流治理,兴盛于城市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息息相关。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行业也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开始向生态环保产业进军,向流域综合治理挺进。在自身业务增长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伴随着一批工程的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装备创新层出不穷,提升了中国疏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7月份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黑臭水体整治将涉及到大量的投资,包括污水治理厂、河道的综合整治、污水管网的建设等,投资总量预计将突破万亿。这也意味着环保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疏浚还可以更好的发挥其生态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

 

2018年,最受行业关注的无疑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围填海管控。今年一月初,中国海洋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围填海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结合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工作,国家海洋局将聚焦“十个一律”,“三个强化”,采取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七月中旬,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通知明确,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严格审批程序;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涉及围填海的按程序报批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围填海工程是疏浚行业的一个重要板块,催生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的诞生,也成为过去中国疏浚企业的一个增长点。“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的出台大幅调整了疏浚行业的传统市场,也给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排放,减少污染,在疏浚工程中施行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真正意义上达到“生态疏浚”,更好的服务美丽中国的建设。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表示,一系列生态环保领域政策的发布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中国将真正地开启并推动生态环境经济制度体系的建设,通过整合这些政策工具手段,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下来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平衡关系。

中国疏浚行业需要积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绿色疏浚技术体系的创新,积极追求疏浚工程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最大化,坚定地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智能+疏浚

 

与众多行业一样,智能化同样是2018疏浚行业的一大热词。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疏浚装备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疏浚成为全球疏浚业的“必争之地”。

从工信部网站获悉,201712月下旬,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行动计划》强调要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今年七月份,行业召开了中国首届智能疏浚与信息化技术发展会议,发布了《中国疏浚行业智能疏浚技术发展(广州)共识》,标志着中国疏浚行业向智能疏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可以发现在这个人工智能深度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今天,全行业正在抢抓智能科技发展契机,确立智能疏浚战略目标,搭建智能科技研发平台,从而推动疏浚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实现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疏浚工程。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定能打造好“智能疏浚”这台新引擎,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是中国疏浚行业发力转型升级的一年,相关政策法规也将持续影响着行业未来的发展。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毫无疑问,“环保”与“智能”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两大主旋律,面对市场的调整与新技术的融合,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疏浚行业该如何激发自身潜力,创造新的价值,为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我们坚信全行业将显示更大的作为。

(编辑:严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