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生态 首页 >> 新闻聚焦 >>  专家论生态

拥有绿色内心,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专访中国疏浚协会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臧红印

时间:2017-11-05 点击:

      党的十九大的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旗帜道路、历史使命、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既体现了报告高度的思想性、理论性、真理性,又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总纲领、总部署、总动员,贯穿着坚定的信念追求、强烈的历史担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

     新时代、新使命、新方略、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论述,指明了我们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关系和基本规律。

      中国疏浚协会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臧红印老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低碳理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业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致力于推动相关产业落地。记者就绿色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对臧红印老师进行了专访。

      

臧红印,笔名臧弘印,著名低碳环保学者,绿色内心与绿色产业研究基地创建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还担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讲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市场治理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长导师、中国改革报信息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业务领域特聘专家、中国疏浚协会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等职务。长期从事绿色产业研究与实践,首创绿色内心学说。组织或参加过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政策研究、农业循环经济暨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模式研究、自然资源资产制度重构研究、铜铝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在《中国改革报》、《中国环境报》、《中国企业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学术文章,主编《中国绿色产业的创新之路》,参编《两山理论与实践》、《低碳生活实用指南》、《低碳经济学》等书籍。

      记者首先请臧红印老师介绍一下他在绿色产业等方面认识和研究成果。

      臧老师告诉记者,在上世纪70年代或更早,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废垃圾、生物多样化问题、气候变化和“城市综合病”等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近几年雾霾问题成了社会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近几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无论从国家理论政策创新、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完善,到民众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意识的觉醒,还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相关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臧老师告诉记者,他通过十多年的低碳理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政策、资源综合利用、流域生态治理、绿色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理论创新、法律完善、标准制定等工作非常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关实践,包括绿色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

      臧老师说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是全面、系统、庞大的工程,环境污染、资源趋紧和气候变化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问题,想解决这些问题自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研究,加大实践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争取早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臧老师介绍说,关于绿色产业的概念,在西方工业文明进程中可以找到其踪影和起源。“绿色产业”这一概念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1989年加拿大环境部长在政府官方文件中提出“绿色计划”,第一次在宏观层次上把绿色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随后有12个工业化国家提出了20多项“绿色计划”:英国政府(UK)定义绿色经济这一概念时强调绿色经济的价值在于增长效应在国民经济中的最大化,经济财富能够得到持续的增长,包含低碳发展、环保产品和绿色服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表明,绿色产业的发展不是以自然体系的健康发展为代价来获取人类的健康发展,从产业角度来看,此处的绿色概念相当于新建产业体系,增添绿色产业这一产业。布鲁斯金学会定义“清洁经济”,这一概念同美国劳工局使用的概念有所相同,认为该经济可以在产品与服务中增添环境效益”。国内相关学者对绿色产业的定义进行研究,部分学者认为,“绿色产业”就是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有学者认为,绿色产业是指用绿色生命力和绿色方式生产和提供绿色产品或绿色劳务的产业。还有的学者认为,绿色产业泛指各种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即产品和服务符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要求,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也有学者从可循环角度,提出绿色产业是指立足于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或虽然消耗不可更新资源但已达到环境标准或满足清洁生产标准的产业。

      关于绿色产业的属性问题,臧老师继续介绍说,“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绿色产业群体的兴起有可能、也有必要突破原有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成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列的第四产业。也有的专家指出,绿色产业并不是指独立于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之外的第四产业,也不是单指环保产业,而是泛指企业采取了低能耗、无污染的技术导致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等过程中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这样的企业联合体就构成了绿色产业。” 

      关于绿色产业的特征,臧老师介绍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必须保持'绿色'特征才能称为实际意义上的绿色产业,必须使用绿色生产力,在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中具有绿色品质,尤其强调绿色产业的自然环境必须是绿色的。产业的经济指标、生态指标与社会指标三个方面对区域产业发展是否是属于绿色进行评价,也必须从'绿色'角度构建该项产业是否是'绿色'的指标模型。”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要求,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总结分析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路径特点,在比较国内国外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研究经验和结论的基础上,臧老师赋予绿色产业科学定义:“绿色产业,是指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符合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基本阶段特征,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合理的资金投入、明显的科技贡献性、较高的经济产出和社会贡献性,并能够与生态环境进行良好互动并可持续发展的所有产业业态。”在绿色发展主导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产业发展理念和经济模式正在兴起,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绿色革命的主动力,绿色化已经成为影响甚至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深入到各行各门类产业发展内涵和体系之中。

      在具体研究方面,臧老师对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绿色产业概念理论发展大概经历了如下阶段:

      一是概念引入阶段。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传统的低端产业发展不太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生态环境危机逐步加剧,西方国家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后,逐步开始发展“绿色产业”,随之产业形态主要是由绿色产品向绿色产业关注的转变,由此我国也引入了产业发展绿色化的理念和共识。

      二是概念发展阶段。至今,国内学术界对绿色产业定义仍有不同见解,部分学者认为绿色产业专指与环保相关的产业,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产业,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只要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的产业形态,均可称为绿色产业。从引导经济社会整体向绿色方向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的观点更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

      三是评价体系构建阶段。既然绿色产业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评价某一业态或者某一行业是否属于绿色产业,或者说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什么,就成为指引和引导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工作。国内学术界开始挖掘绿色产业的内涵与特征,从经济、生态、社会层面上赋予绿色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了众多丰富且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这些对于最终构建形成绿色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积累和经验。但总体来看,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绿色产业定义、内涵和特征等都还处于探讨和研究阶段,指标和体系的构建也急需统一和规范。 

      另外,臧老师主编的、即将出版的《中国绿色产业的创新之路》一书,把绿色产业主要分为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针对近几年环保产业、绿色能源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绿色金融、绿色智能制造等绿色产业中的重点领域,臧红印老师在书中做了系统介绍,比如在环保产业当中,重点阐释了水污染综合防治产业、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产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产业、智慧环保产业等。其中,水污染综合防治产业从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发展建议以及水污染综合防治产业的案例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相关内容,请臧老师谈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臧老师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五年来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标志着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这是十九大报告对我们这代人提出新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疏浚行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正在转型升级,中国疏浚协会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委首次工作会日前也在天津召开。对于中国疏浚在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领域的转型升级,臧老师有哪些建议呢?

      臧老师介绍说,他正在参与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领域的相关工作,与中国疏浚协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港航疏浚事业部等也进行过多次交流。

      他首先谈了谈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水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环境的依存日趋紧密,良好的水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谈到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建议,臧老师以“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综合产业开发研究”为例进行介绍。他认为永定河流域生态治理,不仅需要从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综合防治入手,还需要注重提高永定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保证生物系统多样化,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等综合治理,不仅要注重流域生态的治理,还要注重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前提下的综合产业开发,走生态和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永定河流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永定河流域全域旅游。从理论角度看,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构建顶层设计;从产业角度看,需要促进相关装备设施的落地发展、相关市场模式的发展、相关投资融资模式的发展;从技术角度看,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培育相关人才,创建产学研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从社会角度看,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教育科普,提高环保意识。

      记者最后请臧老师谈谈,目前水环境产业落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臧老师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产业已经发展多年,水环境治理的技术研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日渐成熟,实践中也取得不少成绩,但目前很多地方在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他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亟待完善;二是环境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需要注重协调发展、配套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三是存在产业增量和产业存量协调问题,需要全方位进行梳理和合理分配。四、加大科研投入,增加人才培养数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发展能力和智能信息化发展能力等。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培养绿色情怀,滋养绿色内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走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采访结束时,臧老师表示,愿与中国疏浚协会一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了我国的平衡充分发展,为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贡献力量,为实现党的十九大建成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编辑整理: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