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生态 首页 >> 新闻聚焦 >>  专家论生态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戚洪帅:注重海滩修复养护,推动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时间:2018-10-30 点击:

10月19日,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在武汉顺利闭幕。大会围绕“与自然和谐”这个全行业应该一以贯之的准则展开热烈而专业的探讨。“与自然和谐”就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大自然的规律和能力,借势而为,因势利导,消弊兴利,让宝贵的自然资源循环作用,价值最大化;要求我们要坚持并习惯用生态的视角、方式、措施来实施水环境生态工程。 

会议期间,记者采访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戚洪帅,请他谈谈我国目前海滩养护修复研究的现状。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戚洪帅

戚博士主要从事海岸与海滩过程以及海滩养护技术的研究。先后负责和参与十余项海滩动力地貌特征方面的国家基金课题、海滩养护技术研究项目、海滩资源保护规划项目与海滩侵蚀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记者首先请戚博士谈谈我国海岸带的现状。

戚博士表示,海岸的类型比较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基岩海岸和生物海岸。目前我国的海岸带形式是比较严峻的,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并印发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了关于自然岸线保有率的概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自然岸线已经不多了,低于百分之四十,大部分是人工岸线,这带来很多生态化问题和一些功能性问题。戚博士对砂质海岸研究较多,他告诉记者,砂质海岸是岸线的其中一种,也是最容易受到人为破坏和影响的。目前,砂质海岸在全国范围大概有一半以上正在遭受侵蚀破坏,形式非常严峻。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大陆海岸一万八千公里和海岛海岸一万四千公里,海堤有一万两千公里,筑成了中国的一个新长城,这是我国的一个防护现状的缩影,也是中国的一个防护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海岸带形势,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记者向戚博士请教了相关的问题。

戚博士表示,目前海岸的物理上破坏以海岸侵蚀为主,我国砂质海岸有一半是侵蚀的,对它的防护有几种。最为普遍的就是修建护岸与海堤。哪里侵蚀就修哪里,这也是我国一万多公里海堤的来源。2000年之后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防护形式——海滩养护。海滩养护根本上来说就是在人为破坏的地方通过人为的补偿让它恢复原来自然的弹性和能力。人为破坏通常就是挖沙、盗采或者说是一个局部水动力改变引起了它的侵蚀。目前海滩养护在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因为它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的特点。作为一个极佳的旅游休闲空间,海滩养护不仅提高了海滩的防护功能,还可以提高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习总书记曾经强调,要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意思是改变现有的这个海岸的一个硬质结构的情况,然后从而制定一些软质的生态化的修复方案,让整个中国的海岸更加有弹性更加有活力。

 

疏浚因水而生,与海岸息息相关。记者向戚博士请教了疏浚行业与海岸修复、保护的关系。

戚博士表示,海滩养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它来源于疏浚。最早出现海滩养护是因为疏浚的材料没处安放,就把它扔到了海岸上,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提升海岸防护能力的方式,于是有了海滩养护。实际上海滩养护就是海滩的重建阶段,在操作中用的就是从异地的泥沙把他运至指定点,只不过它对物质有要求的,必须是砂质的,所以海岸养护技术本身也是疏浚技术的一种应用。

戚博士应邀在会议上作题为《砂质海岸修复关键技术:海滩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报告,对于本次会议,戚博士也表达了他的看法。

他表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就是与自然和谐这个主题。如果我们只是谈论疏浚,疏浚的技术,疏浚的装备,对于疏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够的,只有和生态结合起来,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疏浚的作用。刚才听了荷兰专家的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报告,国外做的一些很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对我非常有启发。疏浚在对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可为。

建设美丽中国和更加美好的世界是疏浚行业和我们大家的共同职责,希望中国疏浚行业大家庭能够深刻认识到疏浚业固有的生态属性,为推进行业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中国疏浚的积极贡献!

(编辑:严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