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年才俊 首页 >> 行业精英 >>  2018青年才俊

潜心学术,为长江流域水利事业输送创新力量——记“2018年度中国疏浚青年才俊”汤显强

时间:2018-12-04 点击: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四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长江流域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同样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与创新。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闭幕式上,行业对“2018年度中国疏浚青年才俊”进行表彰,其中就有一位专注于长江流域水利事业的青年才俊,凭借其沉甸甸的业绩与潜心学术的精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就是“2018年度中国疏浚青年才俊”、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汤显强。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汤显强

潜心学术,不忘初心,初结硕果

20097月,汤博士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以“优秀研究生毕业生”毕业,并作为引进博士进入长江科学院工作。沉甸甸的业绩是在科研路上砥砺前行的最好见证。

作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第一届水利科技英才、十大杰出青年和破格晋升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汤博士工作九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获得3项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是亚洲开发银行的水利和环境咨询专家、水利部水情教育专家,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和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IAHR)学会委员,水利与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天底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光鲜的背后都意味着辛勤与付出。多少个节假日的夜晚,汤博士挑灯奋斗在科研的一线,心系的是手中的科研任务。“担子很重,任务很多,但他们让我成长。”

汤显强(左二)获评“2018年度中国疏浚青年才俊”

找准定位、开拓创新、定点突破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问题也是一样的。在治水治江工作中,汤博士总能敏锐地发现关键科学问题并潜心研究,通过多年的执着钻研,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水沙运动下水库工程的生态环境累积影响”。针对三峡水库干流磷超标但来源不明这个问题,汤博士潜心研究,查明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体、悬浮泥沙和床沙中磷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获得了汛期三峡水库干流悬浮泥沙和颗粒磷的沉降速度及主要影响因子,揭示了颗粒磷拦截效率和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对蓄水水位阶段性上升的响应关系,为三峡水库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水库水位调控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国际热点研究背景下,他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为对象,开展了水位动态变化模拟实验,取得了周期性水位变化导致泥沙颗粒粒径细化、有机质流失、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增加、磷吸附容量上升但缓冲能力下降等重要科学发现。上述研究取得的成果在《Water Research》(TOP 5期刊,影响因子7.051)等知名SCI杂志发表论文5篇,出版《基于环境泥沙的营养物质输移机理与生态防治》专著1部,撰写的论文荣获“汪闻韶院士优秀青年论文奖”。

“河湖治理工程的环保新技术。”面对长江流域50%以上湖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汤博士变传统“磷去除”为现代“磷回收”,研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湿地填料吸附和微电流絮凝等系列磷回收专利技术,并与微电流电解和微纳米曝气等技术有机组合,研制了湖库富营养化水体移动式净化平台,在丹江口库区剑河、武汉市后官湖等地进行了示范和应用。该平台作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重大科技成果参加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孔隙水为突破口,将电动修复理论与软基排水技术无缝耦合,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基于孔隙水导排的土壤/底泥重金属原位电动脱除技术与成套装置,在湖南进行了成功应用,1周之内将土壤中总镉含量削减40%(初始含量约1.0mg/kg),且种植的水稻无减产,有效提高了污染土壤的资源利用效率,该装置还用于湖北鄂州河湖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和环保无害化处理。上述研究取得的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OP 5 期刊,影响因子6.735)等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获得2项水利先进实用推广技术证书,荣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汤显强(左二)在“重金属污染农田生态水利修复”项目示范现场指导工作

“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管理机制。”为摸清了长江生态环境的部分基础数据,为流域共抓大保护提供了决策依据,汤博士调查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城市江段水体、泥沙和底栖动物等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的含量,评价了其对城市安全供水和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风险;开展了长江流域湿地和干支流的闸坝调查,评估了闸坝对长江干支流河湖连通性及水生生境破碎化程度的影响。针对规模以上排污口、水功能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研究设定了长江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指标及阈值,提出了预警管理办法,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测全覆盖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汤博士还作为亚行技术援助项目专家组长,研究制定了跨(省)界断面的河长制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河湖长制的协同推进模式及路径,破解了属地管理的河长制在流域整体性保护中的碎片化难题。

在环保部-亚行第三次环境政策对话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讨会上,汤博士受邀代表长江水利委员会,作题为“Ecosystem Safety Guarantee Mechanism-Focus on Changjiang River”专题报告。另外,由他撰写的“水十条对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影响浅析”获得《人民长江报》和新华网等转载,阅读量过万。

汤显强应邀参加2017(第二届)中国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大会并作特邀报告

业绩属于过往,使命还需担当

当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汤博士表示,围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主旋律,紧扣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科技需求是未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工作中,更要坚持“勤”字当头,“实”字为要,“责”字在心,长期磨砺于科研一线,把科技论文与科研成果应用在祖国大地上,进一步突出“长江”特色,以典型水利工程为对象,在新的水沙条件下,突破流域水--污染物质耦合输移机理,研发重要水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水生生境韧性修复关键技术,优化拓展重大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为长江水质改善、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青年才俊是如此,行业也应当如此。面对深度调整的市场环境,我们期待涌现出更多疏浚青年才俊,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为建设美丽中国输送无穷的创新活力。

(图文提供:长江科学院 编辑:严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