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专访 首页 >> 新闻聚焦 >>  高端专访

海洋能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要聚焦在海岛能源供给上

时间:2019-11-30 点击:

10月24日,中国“蓝色海湾行动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技术交流会在广东汕头开幕。大会围绕“中国蓝色海湾行动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共商海岸生态修复技术,共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史宏达教授在专题报告会上做了《海洋可再生能源与中国》的报告,为与会的专家介绍了我国海洋能开发的现状及未来的展望。会后,史宏达教授应邀就中国海洋能开发等问题,向记者谈了自己的观点。


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可再生且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如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可实现能源供给的海陆互补,减轻沿海经济发达、能耗密集地区的常规化石能源供给压力。中国的海洋能开发以发电为主,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前二十年发展缓慢,基本上仅仅只在研究阶段,还远远未到研发推广的水平,其各项能种的利用发展也不均衡。现如今,以史教授为首的海洋能研究团队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资源优势,针对海洋能进行的资源调查分析、评估描述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针对潮流能、波浪能、海上风能等不同能种建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以及有关电力控制的智能电源研发团队。从资源调查分析,到转换技术,再到电源输出三方面,都有比较齐备的研发团队。
史宏达教授指出,在海洋能的开发过程中,能源收集及发电装置的制造和安全问题是非常突出的。由于海洋能的获取是在具有巨大能量交换的海气界面上,设备会承受很大的载荷,安全性要求很高。目前,中国海洋能开发在科研水平和原理计算等方面,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是不逞多让的,但装备建造业上的差距导致团队的研发成果很难加以推广。同时,从整体上看,中国针对海洋能资源的专项调查和了解也相对粗糙,从资源调查评估,到装备建造,再到能源输出,都缺乏一套标准的质量体系,这是目前史教授的海洋能研发团队所致力于建立的。

史教授认为,在海洋能的推广过程中,拥有一个完备的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海洋能研发的最终目标,就是市场。由于海洋能研发成本高,装备制造难度也大,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商业模式加以运营,是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投入产出比的。缺乏利润,那么能源设备后续的运营及维护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中国海洋能开发技术的发展思考,史教授认为,海岛能源示范和深远海资源开发紧密结合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来讲,“陆能海送”的生产使用成本较高,在推广上不具备价格优势,而利用我国丰富海岛资源进行“海能海用、就地取能”,并通过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潮流能、波浪能的“多能互补、独立供能”,就能有效地为海岛军民发电,解决海上能源供给的问题,继续促进海岛开发。以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为引导, 聚焦海洋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瓶颈与壁垒, 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切实提高我国海洋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产业模式,为海洋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提供引领作用。